Search

修法降低部分負擔定率 減少急重症轉診病人負擔,聰明就醫先有家庭醫師 珍惜資源永續健保
  • Share this:

修法降低部分負擔定率 減少急重症轉診病人負擔,聰明就醫先有家庭醫師 珍惜資源永續健保

-有鑑於我國醫療體系長年未能落實分級醫療,而健保法第43條規定的不經轉診需自負部分負擔比率「30%、40%、50%」高不可攀。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經四個委員會多次研議和評估後,近日理事會通過建議將現行部分負擔制度調降為「合理且可落實的定率制」,有利政府能落實規定並配合建立家庭醫師制度,此為改善醫療體系和落實分級醫療的根本之道。
-今日(2018/03/27),邱泰源委員理事長接受媒體採訪時強調,「降低可落實的定率制部分負擔」是經過醫師公會全聯會眾人智慧和討論的建議,但是仍需要與主管機關和民眾溝通,也將研擬舉辦公聽會廣納各界建議。邱委員再度強調,所有的醫療改善計畫將以「不增加民眾負擔」和「不減少醫療院所和人員收入」為最高原則。而改革的效益,可以減少經轉診的負擔,只可能會增加未經轉診直接前往大醫院門診病人的負擔,至於急重症及慢性病人的負擔則不會增加,此可協助落實分級醫療促進醫療照護品質和效率之提升,符合世界先進國家的潮流。
-邱委員另建議可參考日本的「聰明就醫、Choosing Wisely」,醫療體系應減少浪費,強調價值導向醫療,如所有末期病人的安寧照護等,更強調民眾能選擇一位家庭醫師就是最聰明就醫途徑。透過分工合作的醫療體系,民眾在基層就能得到良好的全人全家全社區照護,透過轉診系統甚至付出更低的定額負擔。邱委員表示,健保經費每年不足455億,醫療界雖然勉強吸收下去,但許多較貴的新藥及新科技都不易引入,提升效率並減少浪費的改革,對全民健康及健保永續將是刻不容緩。
-最後,邱委員勉勵大家共同面對醫療困境,發揮智慧來超越。為了國家和醫療體系的向善,政府不敢放手做的,民間可先行,而落實以及更合理法條的內容,更是身為立法委員的歷史責任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現任第十屆立法委員; 第九屆立法委員;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; 臺大醫學院醫學系教授; 臺大醫院門診部 主任; 台灣家庭醫學會榮譽理事長。
View all posts